第五十一 章 脑机接口的前世今生(第1页)

1.1 脑电波的发现

1875年,德国生理学家埃米尔·杜布瓦-雷蒙(Emil du Bois-Reymond)发现了脑电波。他将电极连接到兔子的大脑上,记录到了大脑活动的电信号。这一发现为脑机接口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2 早期的脑机接口研究

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神经学家汉斯·伯格(Hans Berger)发明了脑电图仪,可以记录人类大脑的电活动。伯格发现,大脑在不同状态下会发出不同模式的脑电波,例如在清醒时会发出α波,在睡眠时会发出θ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科学家何塞·德尔加多(José Delgado)将电极植入猴子的大脑,并通过电刺激控制猴子的行为。他的研究表明,大脑活动可以通过电信号进行控制。

1.3 脑机接口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尼尔·拉森(Neil Birren)和埃里克·克拉克(Eric Clark)开发了第一台脑机接口设备。该设备可以将用户的意念转化为控制计算机光标的信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医疗、康复、教育等领域。

21世纪,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14年,美国科学家菲利普·诺尔(Philip Nuytten)开发了一款脑机接口设备,可以帮助瘫痪患者控制假肢。

2016年,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致力于开发可以读取和控制大脑信息的设备。

2020年,埃隆·马斯克创办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了猴子用意念玩游戏的视频,引起了轰动。

脑机接口技术已经从科幻走向现实,并有望在未来彻底改变人类与机器交互的方式。

……

脑机接口的技术

2.1 侵入式脑机接口

侵入式脑机接口是将电极直接植入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结构中,以采集脑电信号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脑电信号,因此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

侵入式脑机接口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微电极阵列: 将微小的电极植入大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