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规约(第1页)

我们的同志也不是傻子,这种问题肯定考虑过,但是技术条件在那里,怎么解决,却是找不到办法。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用语音想要说清楚一个事情,那是需要时间的,也许两三秒,四五秒,乃至十多秒。

这已经是尽量精简的结果,但是这个在平时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时间,在瞬息万变、分秒必争的战场上,有时候却是一种奢望。

尤其是因为通信条件的原因,喊话连喊通都困难的时候,更是如此,电影里常常看见两边的通信员在焦急的相互呼喊着“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听见请回答”“黄河黄河,我是长江,听见请回答”的场面,在实战中屡见不鲜。

问题大家都能意识到,但是解决呢?

防工委领导倒是想起来高振东还做了什么了,他的确是有不少相关的技术成果。

“振东,你的意思是,把计算机搬到战场上?让战士们打字存储起来,一旦通讯畅通了,用那转瞬即逝的时间把消息发出去?”

高振东点头道:“是,也不是。”

本来防工委领导说的内容,就已经让陆军这边引起了极大的兴趣,高振东这话,更是让他们精神来了。

这句话表明,原理大概是这么个原理,但是高振东有更好或者是更合适的想法。

好和合适,有时候不一定等同。

防工委领导也意识到了,他看着高振东:“说具体点。”

高振东道:“在战场上打字,对战士的要求有些高,而且换一个对打字不熟悉的战士,可能就不一定能操作顺畅了。这种方式,对于专门训练的侦察感知力量,是可以的,比如侦察兵、炮兵观察员、火力引导组等等,但是对于在全军普通部队普及的设备来说,不一定很合适。再说了,战场上,也不见得有那么多时间来打字。”

这时候可不是几十年后,入伍最低学历高中起步,而且都是受过手机、计算机熏陶操作起文字系统来没有任何难度。

高振东这话,是明显的经验之谈,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

高科技啊,可不是每一個战士都能玩得转的。

高振东又补充了一个别人都不可能意识得到的问题:“而且这种方式,文字内容从根子上来说,还是自由的、没有规矩的,对于自动化指挥系统来说,还是很困难。而且,这种方式,相当于要在每个班排安装一台DJS-59级别的计算机。”

这句话一说,所有人的心都凉了,这还搞个屁,这玩意儿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