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却没有按照领导的话往下走,而是说起了在听到我们飞行员跳伞的第一瞬间,想起的那些事情。
“各位领导,那个事情往后放放,我想说一点别的,和今天我们同志拼了命,一换一打下敌机有关的事情。”
这句“一换一”,让领导同志都专注了精神,这话的刺激性有点大。
一换一啊,只是装备还好,万一飞行员有个三长两短,那就亏大了。
装备换敌人,那没问题,但是用人去换,就很难接受了。
“振东同志,请说。”
高振东本来想先说7爷那个拉垮到极致的弹射座椅,但是想想不合适,这东西按照理论,自己是没看到的,现在提出来会有问题。
反正按照现有轨迹来看,7爷的仿制不可能绕得过自己,相关的会议自己是一定会参加的,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而且7爷的问题,针对性太强,在这种多系统综合性会议上说起来,就太浪费这个会议机会了。
他思前想后,转而说起了另外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今天听到我们飞行员跳伞的消息,我的心里就一直在担心,我相信各位领导和同志的心情,应该和我差不多。”
大家都在点头,的确,这个消息很揪心。
“我就在想啊,能不能组织一个机制,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飞行员同志的生还几率,让关心他们的同志们,能放心一点。”
高振东这个想法,是刚才突然想起来的。
他的长辈给他说过一件事情,大概在20世纪的90年代,一架在长辈家附近训练的战斗机失事了,飞行员成功跳伞。
但是由于飞机失事是在山区,而且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区域,等到找到这位同志,已经是24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找到飞行员同志的,是地方上的同志。
好在飞行员跳伞及时,而且当时的6爷用的弹射座椅已经是改进型号,安全性相对较高,找到的时候并无大碍,但是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运气的。
同时,这也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直到90年代,哪怕在我们自己的地面上,飞行员的搜救系统也是不完善的,甚至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预案和配套相应的装备。
高振东想尽量改变一下这个情况。
而这个时候,所有的同志都在聚精会神的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我们是不是选择一种装备,能够尽量无视地形的差距,在各种情况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