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渔民政策(第1页)

弘昼知道他刚来此地,需要先对当地的官员进行充分的了解,而这一次举办的酒宴将会是一个十分好的时机。

尤其是身边有着允瑭这个经商的高手在,拿捏这些官员,实在了如指掌。

陪同着三人的最重要的乃是闽浙总督高其倬。

在晚宴处等待弘昼等人的官员们已经是一脸焦急了。

按理来说,五阿哥他们应该早就到了啊!

让身边的下人们去打探消息,才知道五阿哥等人去了视察。

众人对视一眼,深怕来的五阿哥是个愣头青,不好对付啊!

晚宴有些备好的菜已经凉了,这才有人来说,五阿哥他们已经启程过来了。

众人准备起来,让酒楼重新上菜,也让准备好的舞女们都准备起来!

待弘昼三人达到酒楼,就看见一群人已经在楼下等着他们了。

来的时候,弘昼就经过允瑭了解到如今大清的渔民管理政策。

早在明初的时候,管理渔民的方式依然沿用着内陆地区所使用的那套户籍制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逐渐演变为通过船只来掌控这些渔民。清朝政府继承了“以港澳控制船只,以船只约束渔民”的思路,并进一步完善了樑头制度,以此来维护社会治安和征收税款。

大约在雍正朝代之后,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管理的重点也从治安转向了税收。将以舟系人和滩涂经界相互结合,形成了当前清朝对濒海人群以及海洋管理的基本策略。在明末清初的东南沿海地区,大多数渔民和疍民都生活贫困,维持生计十分艰难。然而,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依附于当地的权贵势力。

由于明朝当时实行的渔课征纳方式,那些临近海边的“宦族”和“豪民”便以承担缴纳课米的名义,非法圈占滩涂,划定自己的海域范围,将其视为私人产业。这种行为导致了普通渔民和疍民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因此,那个时候的地方官府根本无法有效地管理这些豪强,为了保证税收不流失,他们不得不无奈地承认豪强大族包纳渔课这个既定事实。

与此同时,对于普通的渔民来说,政府在管理方面无论是出于治安考虑还是税收目的,都将重点放在了渔船身上,而非户籍之上。

随着当地东南亚海域贸易的蓬勃发展,沿岸地区的社会生活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华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