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在吕布这个小团体里,荀爽正举杯对着吕布笑问道:“怎么大汉飞将军,见此盛景难道没有一点感慨,想着要作诗一首以应应景,也好让吾能出去与人辩说辩说?”
吕布笑了笑,却不知该说些什么,经过相处吕布也是知道荀爽此人的脾气,或许对于董卓来说他的脾气太臭太让人讨厌,可吕布却很清楚荀爽是一个比较直爽的老头——今年已届六十二的荀爽算得上是个老头了吧,他也知道荀爽说这话并无恶意,要是这种小事都和他较真,那也未免太没度量。
对于这“大汉飞将军”的称呼,最早还是来自于蔡邕之口,不过多少带着些调侃的意味,偏偏又能让人受用,因为这是关系亲近的体现,而如今荀爽吕布为拉近与吕布关系,自然也就跟着如此调侃吕布。
还是蔡邕出来替他解围道:“好词句哪里是说来就来地,况且有慈明在此,哪容得他们小辈抢了头彩?”
吕布就向蔡邕感激点点头,这老头对他真是没话说,虽然吕布猜测有私心,还有可能是因为蔡琰的关系,但老头对吕布确实一向就比较亲近。
荀爽哈哈大笑,对于蔡邕和吕布的关系似乎显得很感兴趣,但也没有多问,至于要吕布作诗的话题自然就此直接搁浅,荀爽倒也没再深究,反倒是对于蔡邕让自己作些“词句”颇感兴趣,谁都知道“无双慈明”是作文近痴的人物,倒不是喜欢表现或者炫耀,纯粹只是到了诗兴大发的时候就很有吟诗作赋的冲动,也自然而然就要念诵出来,这也是当代这些文人的一个特点。
就说在现场有不少人都和荀爽类似,不说经过蔡邕举荐已经初入朝堂、少年成名的王粲,也不说创立了飞白体、当之无愧的当代大文豪蔡邕,王允、杨彪这些人都有些这种倾向。
在现在吕布身边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就坐在他右手边的朱儁,黄巾起义之时,他被汉灵帝刘宏拜为右中郎将,与当时左中郎将皇甫嵩一起直捣巨鹿黄巾首脑张角的黄龙,一举将黄巾起义镇压下去,尽管其余孽无穷,但真正的黄巾精锐其实已经在那一次被剿灭殆尽,后面出现这些大多不过分支,如黑山张燕、白波黄巾、青州黄巾等。
可以说朱儁为大汉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可惜他遇到的不是一个好主子,并没有就此而得到重用,后来又逢多事之秋,董卓趁势而起,时为太仆的朱儁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尽管如此因为其在大汉军中积累下来的巨大威望,也和皇甫嵩一样被董卓一直提防,从来没有得到过实权。
索性朱儁可能还要比皇甫嵩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