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七章 不怀好意(第1页)

“蒯彻先生,此番攻击攻燕国伐齐国,比之前魏赵之战要复杂的,不知先生有什么应对之策没有?”

范阳辩士蒯彻效忠之后,韩信当即就问起了第一个问题。一来蒯彻现在已经是自己的谋士,帮助自己出谋划策是其应尽的义务!再者,韩信也是要考验一下蒯彻的水平,韩信的谋主必须要有足够的能耐,现在就是检验的时候。

蒯彻说道:“韩元帅灭魏赵,井陉口一战歼灭赵军十余万,赵王歇和陈余均被元帅斩杀,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元帅善于军事谋划,使得敌国的军民都胆寒畏惧,这些都是元帅的长处。

然而经过赵地之战,紧接着又是争夺成皋,解除荥阳危机,将士疲惫,实际情形是难以用兵。加之赵地攻陷之后,攻伐之战暂时停顿。若是一鼓作气,攻陷燕国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中间这一耽搁,已经给了燕国喘息的机会,他们已然有了防备。现在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卒,停顿在燕国坚守着的城池之下,想战又恐怕拖得太久,力量耗尽而不能攻克,实情暴露,而若燕不肯降服,齐国也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田横在齐地已经站稳脚跟,若是发一齐国全部的力量发展自强的话,想要拿下齐国之地可就难了。

燕、齐相持不下,那么刘邦和项羽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短处。我认为‘北攻燕、东伐齐’的计策是失策。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

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显示在燕国而前,燕王臧荼是个胆小之人,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说齐,齐必从风而服,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即便是田横不愿意归降,有了燕地在手。我们也就有实力和其周旋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

这样做最大的得益者还是韩元帅您,得到了燕齐之地才有根基谋划大事情。韩元帅您说是不?”

韩信不禁眼前一亮,蒯彻到底是名副其实,在军事尤其是政治上有着很高的建树。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来,其对天下形势的熟悉掌控。每一条分析和对策都是很到位的,都是建立在对形势的洞察和准备的推断上。这些正好符合了一个谋士该有的素质,至此一点,就可见蒯彻可以胜任,自己没有找错人。最好的一点就是蒯彻对形势掌控的很好,对韩信的心思也把握的比较到位。处处为自己着想,这一点韩信很是欣赏和满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