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廷议弹劾(第1页)

早朝鼓声一过,文武百官按照各自品牒序列徐徐进入奉天殿,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一番流程走完才分列殿中。刘宇亮身为内阁首辅自然身居群臣首位。

这是刘宇亮出京之前最后一次参加朝会,朝会完毕按照惯例会被皇帝私下召见,奏对完毕便可以去内阁交接,走马上任他这军情督察事。原本这些事情都是已经定下的,虽然前途未卜,但此番朝会心情还是较为轻松的。

连日来朝会都是针对如何应对鞑子做各种议论,终于定下了由首辅督查军情这么一个折衷的方案,群臣满意,皇帝也满意。在朱由检眼里大臣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不敢用命,这才是导致朝廷的政令被推诿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即位后,有相当大的精力都是用在思考如何能保证大臣不谋私利上。天下勤王兵马由卢象升统领,朝中又有杨嗣昌这样的大战略家坐镇,朱由检想不出除了不敢用命这个理由外,还呢有其他的原因。

所以,刘宇亮南下势在必行,他朝会上自请出京督查军事,使得朱由检茅塞顿开。不过,今日朝会他还有更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朱由检令身旁的太监念昨夜收到的军报。

尖厉而刺耳的声音在奉天殿中回荡,文武百官们竖着耳朵生怕遗漏了什么,防止奏对时出了差错。但听下来之后顿觉匪夷所思,高阳城一个地方上的小县城,是如何拖住多尔衮左翼军主力如此之久的?

很多人第一反应,这很可能是有人谎报军功,但转念一想,高阳弹丸小城,一没有朝廷朝廷大臣在此,二没有大军在侧。谎报军功与否,能拖住鞑子大军都是匪夷所思的事。

朱由检环视殿中文武百官,问道:“诸位臣工,都说说,你们都有何想法。”

皇帝话音方落,大臣们一阵窃窃私语。

杨嗣昌出班奏道:“赏功罚过,按成例去办即可!”

大臣们听到杨嗣昌如此建议,立即纷纷附和。朱由检不满的看了一眼杨嗣昌,这份军报他昨夜第一时间便命人抄送到杨府,并且在朱批中加以暗示,怎么今日却如此不开?

“臣亦有本奏!”

出班之人是大理寺左少卿范复粹。朱由检示意他畅所欲言。

“臣认为,高阳一战虽然尚未取得实质战果,但拖住多尔衮数万大军连日难发,为驻地勤王兵马北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实乃北虏入寇以来难得一次大胜,朝廷应当予以表彰,并且昭告天下!有功者重赏,有能力者提拔!”

朱由检大为点头,深以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