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八、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页)

总也过了十多分钟,那群学生才渐次安静下来。又过了良久,终于推选出两个代表,过来与孙元起面谈。

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依礼拜见:“学生王世杰、徐谟拜见孙大人!”

这就是清末的规矩。学生闹腾得再欢、再不成体统,见到师长还是会规规矩矩行礼。不像后世闹革命,老师要被游街、批斗、戴高帽、剃阴阳头。华夏被称为礼仪之邦,正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孙元起和声问道:“这里是学校,不是官衙,我在这里就是个教匠,你们不必叫我‘大人’,称‘孙先生’便好。你们是到院子里坐下来慢慢说?还是站在这儿说?”

“不敢劳烦先生,我们就在这里站着说!”王世杰连忙答道。

孙元起点点头:“也好。只是我身上有伤,就不陪你们一起站着了。”

王世杰、徐谟连忙说道:“是我等打扰先生养病,还乞海涵。”

“说说看,你们为什么请愿?请愿的内容又是什么?”孙元起问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由王世杰陈述道:“如今君主立宪,乃是世界潮流,不可阻遏。但我大清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颁布预备立宪上谕以来,一直百计迁延,虽经四次大规模请愿,依旧怙恶不悛,使得全国士农工商不胜失望。然而大清近三百年恩泽未衰,国民尽管失望。却只有输诚再请,至于三、至于四。

“顾亭林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东林院的对联也说。‘风声雨声读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等读学子不敢忘记前贤教诲,在温世霖先生带领下,成立‘国会请愿学界同志会’,前往直隶总督衙门游行请愿。并决定以请愿同志会的名义,通电各省咨议局转教育会、商会,希望各界再次组团进京请愿。

“谁知直隶总督陈庸庵闻讯大怒。不仅派军警前往镇压,还勒令解散同志会。为了杀一儆百,又下令秘密逮捕温世霖先生,并以扰乱地方罪遣戍新疆。津门学子获悉后。无不愤懑欲死,欲再次请愿。但陈庸庵部堂闭门不纳,而且朝廷有旨,‘倘有罢课请开过会者,立即从严惩办。并将办学之人一并重处,以儆其余’。我等悲愤可以想知!

“近闻先生出任学部尚,津门学子不胜欢忭。我等自小便读先生编写的课本,直到现在。素来景仰先生风范,知道先生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道德文章举世无双,熟知各国政体。见识迥出时人之上。所以昧死前来请愿!”

孙元起笑道:“你别给我戴高帽子,再夸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