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起并没有在伯克利多呆,因为身边还有耶鲁、mit的接待人员,不宜耽误太久。而卢瑟福在听完孙元起的演讲之后,即迅速搭车回麦吉尔准备实验所需的光谱仪等设备了。当踏上火车的时候,约翰?马丁教授正在实验室准备验证孙元起所说的实验,戴维?林特教授亲自送行,并表示美国化学会将在纽约站迎接恭候他的大驾。
在火车上,和孙元起聊得最多的,不是耶鲁大学校友会的麦克?唐纳森先生,也不是mit理学院的梅克斯?罗西教授,而是罗西教授的女儿艾琳娜。这位十七八岁的少女,现在为芝加哥大学教育系一年级的学生,长得只能说是中人之姿,五官端正,鼻梁上可以看见不少雀斑,这是白种人的通病。身材倒是不错,这则是白种人的优势所在。穿着长裙,像只大蝴蝶,在车厢里跑来跑去,不时“咯咯咯”地轻笑,是个活泼好动的姑娘。所谓“十八无丑女”,而且说话的时候比较直爽,倒不是一个讨厌的人。即便是孙元起这种喜欢安静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暂时忘记远离家国的忧郁。
艾琳娜似乎对来自远东的孙元起充满了好奇,不到一天,就把孙元起能够公开的底细打听个一清二楚。当孙元起望着窗外沉思的时候,她就坐在一旁盯着孙元起看,等孙元起发现了,她便“咯咯咯”地笑着跑开了。
和耶鲁大学校友会的麦克?唐纳森先生在一起的时候,孙元起很担心唐纳森先生问起自己在耶鲁学习时候的情况,哪怕是询问一点有关耶鲁的东西,孙元起都会立马露馅。可是唐纳森先生很善解人意,从来不会和他说及这方面的问题,在谈话中,他似乎对中国的饮食和风俗更感兴趣。
梅克斯?罗西教授是研究物理的严谨学者,对于孙元起先后提出的能量子、光量子总是持有谨慎的怀疑。根据与他辩论的感觉,孙元起几乎能够猜到,他很有可能是某期《sce》批评自己的特约评论员。不过和他在一起,可以避免与唐纳森先生提心吊胆的问答,物理又是自己的所长,对于物理发展的前世今生算得上是了如指掌,于是天南海北地和他胡侃,把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等各个物理学分支都说了一通。估计学过物理的都能说出个大概,但照孙元起这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一二三四的,不多见。
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火车以每小时三四十公里的速度横穿美国,这需要一周多的工夫。很多时候,孙元起是在和罗西教授讨论物理的发展前景,唐纳森先生和艾琳娜则是忠实的听众。比如说到随着物理的发展,人类通讯手段将逐步提高,收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