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秦写到八十多万字了。只感觉坚持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蒙恬一言九鼎,话出了口自然不会在更改。于是,扶苏在王离频频皱眉的情况下很快便办理了手续,带着一万轻骑先行离开了雁门。
对北方的战争不会因为一个人而随意发生改变,扶苏尽管言辞恳切地要求北方军团全部出动。但在皇帝即将巡视的情况下,蒙恬尽管是嬴政最为信任的大将之一,可也不敢轻举妄动。
能够派出一万轻骑已经是蒙恬的极限了。长城军团需要戍守的疆域极其广阔,严格说,整个北方、西北的防线都需要三十万大军来维持。因为扶苏在北方中横空出世插了一杠子,使得长城军团燕赵长城的衔接点出现了裂缝。这让长城军团的重心开始侧重大秦西北。同时,分散到各个城市中的驻军也让长城军团的兵力有些吃紧。
而随着各个大工程的开建,军费也变得有些紧张起来。为此,蒙恬在几年天推进的屯田政策发挥了效用。十数万亩的军屯缓解了长城军团的粮食压力,但紧接着,便是进行军屯的军士更加加剧了长城军团的兵力分散。
别看长城军团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之巨。但真正能够用于决战的,也许一半都达不到。其中,需要至少八万人留守各个城池,边塞。其中还有因为蒙恬推行军屯政策,陆陆续续成为民户的三万人。
去掉这些,还能够投入战场的有十九万人。一旦战争正式开场,这十九万人却未必能够尽数投入。
草原贫瘠,人烟稀少。极可能奔出百里也未见得有一户人家,自然,军资后勤的压力将会增加到极限。历来中原王朝对北方草原民族发起进攻时,无不是倾尽国力。其中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需要数十万兵马来和草原人作战。
即使匈奴人不计后果,疯狂拉出三十万壮丁成为甲骑。其战斗力充其量也只相当于大秦的三线预备役部队,再加上匈奴人拙劣的装备水平。蒙恬只需要有五万人参与决战便有把握战胜匈奴人!
但便是这样的情况下,正是对北方夷狄决战,蒙恬没有二十万大军没有把握。
广阔的草原潜藏地无尽的危险,对在草原之上没有任何根基的大秦帝国而言,供养一支二十万人军队的后勤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便准备好了二十万大军使用的军资,如何让军资输送到军队又是一个难题。
漫长的补给线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后勤压力,也带来后勤被截断的后果。
也正是因此,即便蒙恬麾下士卒精锐无比,统帅奇计百出也难以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