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歼-10E’战斗攻击机飞行在山口县-长门市的上空。杨叶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僚机。
“大猫-1,注意你的航线”‘KJ-2000S’预警指挥机上的指挥员的声音从通讯频道里传来“抵达A点后,你们折向C点返航”
“明白,C点方向返航”杨叶懒洋洋的答道
为了配合即将展开的登陆本州的作战,空军以及海航将本州最西南角的山口县以及广岛、岛根县的一部分空域划为禁飞区。这种作战模式是源于北约的空中遮蔽战术。
空战一般包括有:巡逻飞行、寻歼敌方空中目标的游猎战术;掩护飞行的护航;还有拦截敌方攻击机或护航机的拦截;以及同时担负对地攻击和空战双重任务的突击作战。这四种作战模式其实是相紧相连的,有游猎就有拦截执行突击或者护航任务的敌机。
冷战时期,面对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北约提出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即使用大量空优战斗机在作战区域与敌方空军机场之间建立起一道牢固的空中防线,从而使得己方的地面部队在进攻作战中不必担心会遭受到对方的空中打击。这种战术便是-空中遮蔽。
1991年的海湾战争,全面技术优先的美军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空战战术-‘鹰之墙’。也就是大批在预定空域待机飞行的‘F-15鹰’式空优战斗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在一定的空域隔离出一片‘禁飞区’任何侵入到禁飞区内的空中目标都会被击落。这种可以确保一定空域制空权的新战术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屡试不爽。
到了2007年之后,随着‘F-22猛禽’和‘F-35闪电Ⅱ’联合打击战斗机(JSF)的成军服役,美国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利用这些先进战机卓越的隐身性,来充当踹门者。携带了多重空基武器的‘F-22猛禽’或者‘JSF’将直接突击敌方防空体系,以对空、对地双重作战样式为后续其他战机打开攻击通道,一击而重创敌方空战力量。这种作战模式和‘空中遮蔽’以及‘鹰之墙’相比更具攻击性。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空军也努力的将自己打造成一支复合型的真正空中力量。除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对地攻击能力,空军也没有放松自己的空优作战。
“不仅仅是陆军的辅助力量,也不是一支单纯的空中拳头,新时代的中国空军应当是一支有着复合作战能力的空中力量”这是空军司令员在视察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时所说的。
使用‘歼-14’隐身战斗机担任踹门者,‘歼-11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