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第1页)

271

不多时,崔正男把陈老和董去也接来了,石老收到消息后让石磊亲自开车把他送到了实验中心,然后就是田乃男等几个关系最近的藏协理事和赵才哲的师兄们,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个人。

每一个进到成品车间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惊讶,接着就会对桌子上的瓷器爱不释手,看了这件看那件,陈老和石老等人也没能完全保持镇定。

瓷器历史上以宝石入柚的,只有柴窑和部分汝窑,全部都是直供皇家的珍品,民间根本不得一见,而不论是柴窑还是汝窑,都只有一种se调“天青se”。

汝窑的天青se要比柴窑差一些,应该是没有得到完整的柴窑烧制秘法,柚汁中所含的成分不一样,但也是弥足珍贵了,柴窑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自宋代之后,就再没有宝石轴的瓷器问世,烧制成本最高的就是以黄金入轴胭脂水柚,高昂的造价和神秘的轴汁配方阻碍了这一类瓷器的发展。

在赵才哲拿出柴窑瓷器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收藏界人士都只见识过汝窑,对于宝石轴的了解也停留在文字记载和天青se这一层。

虽然已经有人仿制出了汝窑瓷器,但是并没有使用宝石轴,只是以青瓷的形式模仿了汝窑的样子而已,在成品瓷器上完全见不到珠宝的光泽,还算不得真正的汝窑瓷器。

而现在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却是十二件完全不同轴se的瓷器,宝石釉居然可以有这么多的颜se,在不同的温度环境和配置比例下能够产生无数的se彩表现,完全颠覆了之前人们对宝石轴的认识。

烧出宝石轴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在这些人的考虑范围,他们所看重的是这种瓷器的艺术价值,成功复制出柴窑瓷器,就代表着已经能够复原柴窑瓷的烧制方法,这在瓷器研究的学术领域将是一个历史xing的突破。

褚铁眼的研究成果的确是建立在古人留下的基础之上,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伟大的成果,唐韵一旦对这种瓷器进行推广,极有可能打破现有的顶级瓷器工艺格局,宝石轴将会站在所有瓷器的最顶端,所有的其他瓷器都无法和它一较高下。

即使在古董瓷器中,也不见得有多少能够和宝石轴相比较的,明清时期的瓷器盛世出现了很多种粞面的表现形式,但是却都不足以和宝石轴相抗衡,估计也只有改变瓷器历史的元青hua能够拿来说事了。

不过这个消息暂时还不会对外公布,宝石轴的全部变化规律还没有完全mo清,而且现在也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中国艺术品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