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前段时间的一个案例来为大家做活体解剖,客户是「三个爸爸」,不是三个客户爸爸,是这个品牌名就叫「三个爸爸」。
可能一些在北京的同学有看到过,三个爸爸在小区、写字楼的电梯里投过一轮广告,广告创意很奇葩,文案写的是:亲生的爸爸,用三个爸爸。
亲生的爸爸,看了就觉得辣眼睛是不是?那继父和干爹就不能买这个产品了吗?一个空气净化器跟亲生爸爸有什么关系?你这不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吗?还真不是。
下面为大家还原整个案发现场。
三个爸爸是个互联网创业品牌,专门做空气净化器。
过去我以为空气净化器是不需要推广的,因为它是典型的老天赏饭吃的行业,雾霾一爆表,厂家就爆仓。但其实是个超级红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具体到「三个爸爸」,主打 5000 块钱这个价格带,非常难受。消费者向上可以买 IQair、Blueair 这些国际除霾大品牌,打开门是北京,关上门是北欧;向下别的不提,光一个小米,卖 600 多、700 多,就搞得你很被动:你一个小品牌,凭什么卖 5000??所以三个爸爸要投放分众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这次主推的,是一款带新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就是在墙上凿个洞,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一边除雾霾,一边补充新鲜空气。
这个微创「芯」其实很重要,因为雾霾天没法开窗通风的情况下,如果只是用空气净化器,很容易造成家里「微缺氧」,让你犯困,睡不醒,一天没精神。
按照传统广告的思路,把产品的卖点以及消费者的痛点,一二三四五罗列出来就可以了。比如三个爸爸新风空气净化器,关窗引新风,除霾不缺氧。然后砸钱,对消费者进行一轮又一轮填鸭式的广告传播,连续不断轰炸 300 天,一个洗脑广告就能出炉。
但是有太多的品牌死在这种「姿势正确」上了。为什么?一个字,穷。
如果没有打一亿漂十亿的预算,用这种常规的广告套路,消费者系统自动就把你忽略掉了。三个爸爸只有两个星期的分众广告投放排期,跟大部分消费者也就一面之缘,如何让这一见就能定终身?
首先要让消费者觉得意外。广告我见得多了,但你不按套路出牌,我得多看你一眼。正常的广告谁会讲「亲生的爸爸」这个梗?你这是要搞什么事情?
第二,要反复,保持一个高频次的曝光,反复强化消费者的印象。
现在有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