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可喜可贺(第1页)

发动机无论是液冷还是气冷,都已无所谓。航空事业才兴起不久的当今世界,发动机是限制该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大因素。液冷式发动机究竟是不是能全面取代气冷式,包括张宇在内没人知道,所以两种发动机都将被继续深入研究,当然中航动力已经走到了发动机试制的境地。

令人吃惊的是发动机后于飞机而出现,人类第一架飞入空中的飞机所使用动力并不是专业的航空发动机,原始的汽油内燃机被首先应用于驱动飞机,并成功的使德国人李林达尔的滑翔机、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冯如的表演机,都一一飞入了蓝天。后来逐步出现了专门应用于飞机的航空发动机,不过性能都很不成熟,包括正在欧洲大陆翱翔飞行的双翼战斗机、轰炸机。

发动机之于飞机而言就是其不可或缺的心脏,重要性不容任何怀疑。发动机的动力迟迟上不去,人类也就只能限制于双翼型慢速飞机,更体会不到飞得更高更远的美好感觉,所以人类对于发动机的研究设计从未停止。

早期的发动机几乎都是选择了气冷作为冷却方式,于是要设计有效的整流器、对整流器内和汽缸外围进行全面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解决复杂的金属材料及其它的问题。汽缸的结构安排、阀门的位置和开启、每个汽缸上阀门的数量和热量在燃油的空气间的分配比例等等,很明显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单人的力量是绝对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而直到现在也未出现一款真正实用的发动机。

1908年用在“六月虫”号上的“V-8”发动机,它便是早期发动机中比较成功的一款气冷航空发动机。它可以说已经完整反映了一战之前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粗犷的设计、合适的加工工艺和材料选择,这款发动机及其衍生品几乎被用过了整个一战的始末。

灰口铸铁气缸、整体式顶盖,几乎成了这一时期发动机的绝对共同点。时代虽在进步,即便人们直到密排肋片的作用,而且也在使用的材料与铸造技术狠下功夫,但是铸造用的铸模和一些核心部件的制作技术,都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连续铸造出质量可行的汽缸。所以这种发动机排气阀寿命短、耗油率高的发动机成了不二之选,不得不让飞行员在热力灾难与机械灾难的生死线上晃悠。

1909年气冷的三汽缸风扇式发动机做单翼机的动力,有人终于经过壮丽的37分钟飞行穿越了英吉利海峡。这种不寻常的发动机采用了铸造的气冷式汽缸,凸轮控制的排气阀,压力式进气阀,由轻质弹簧保持关闭阀门,并且在活塞的冲程里由较高的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