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刀尖上的血(上)(第1页)

全文字无广告 第四一四章 刀尖上的血(上)

“政委,您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徐祖龙笑眯眯的回答,然后一转身,对着阵地上大声喊道:“战士们,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

“政委……”

……

回答参差不齐,显得中气不足。显然,战士们也被鬼子的招数给吓住了,对于日军来说也是无奈之举,部队在绥化多耽搁一天,日军的战略意图就会早一天被发现。

实际上,高品彪的这种担心显得很没用。

因为,曾一阳早在一周前,14师团前线开始压境就知道了南线肯定会有一支日军迂回的部队,唯一不知道的就是番号和兵力部署。

凭借经验,这支部队的数量一定在一个满编旅团之上。这样规模的一支部队,而且还可能远不止这个数目,任何一个指挥员都不会坐视不理的。但曾一阳手上的兵力确实不足,所以才有了让22团坚守3天的命令。

其实,在根据地一个旅的兵力已经在鹤岗渡江,正在急行军往铁力行军。

最多3天,就能抵达铁力。到时候,即便绥化时候,只要铁力安然在手中,1纵的退路就不会出现问题,从后方运送到前线的物资也能安然无恙。这是曾一阳的最坏打算。

这中间有一个变数,就是2师。

要从嫩江边隐蔽行踪,跟着27旅团抵达绥化,抄小鬼子的后路。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2师跟日军大部队还是有一段的距离。这段距离行军的话需要两天。

绥化不缺少援军,最缺少的是时间。

不过就高品彪在绥化的表现,即便让他拿下绥化,再想要在短期内拿下防御兵力一点都不比绥化少的铁力,将是难上加难。说这些或许有些早,至少要等高品彪拿下绥化后,他才能做决定。

此时,高品彪的心情是极度不平静的,实际上,在榆树战役时,他已经和当时1纵的主力部队3旅交锋过。不过当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曾一阳并没有在榆树打一场大战的想法。因为榆树距离关东军兵力最密集,交通最发达的南满工业区实在是太近了,交战对关东军太有利。

而在北满则不同,一方面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人口稀薄。

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样,北满的松嫩平原上在夏天行军并不容易,因为这里多湿地,也就是沼泽。河流交错,地形相对平坦,但多林地,真正要交战起来,还很难说对谁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