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反过头去看历史,会发现历史往往由偶然书写而成。如果不是在民族主义最为高涨的90年代中期,《中国可以说不》根本不可能引发那么巨大的热潮,再往后推十五年,社会矛盾已经聚集到一个可怕的临界点,可在政府有意的调控下,高呼爱国口号的民众依然会对某个岛国的汽车工业造成严重影响。
民意即民心,顺之昌,逆之亡,没有第三条路好走!
自95年11月解放军两栖登陆作战演习结束,两岸局势同时恢复平静。不明世事的人都以为高悬于两岸头顶的战争阴云随即结束,但更多的有心人却知道其实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不曾远去,不知哪一刻就会砸下来,掀起海峡间的滔天巨浪。
温谅从一月份开始紧紧的抓住所有可能机会,争分夺秒、排除万难推出《中国可以说不》,为的就是赶在三月前让本书上市,并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力,当所有人都以为二月份以来的销量已经铸就了一个奇迹,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奇迹,在诗人口中的“阳春三月”!
“找京大出版社的负责人好好聊聊,同时通知各大印刷厂做好准备,公司内部召开会议,统一精神,务必上下一心,打好这一仗。我的意见,一:铺货渠道保持畅通,保证一二线城市货源充足;二:分区包片,每一个销量在五万册以上的城市都派专人负责;三:跟各地工商文化公安部门做好沟通,新华书店公然卖盗版的事情决然不能再次发生;四:制定奖惩机制,功必赏,错必罚;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负责宣传的部门要开始一点点取消有鼓动、暗示、起哄、推波助澜民族对立情绪的宣传方案……”
范博在温谅说“我的意见”时,就从旁边桌上拿出了一个黑色的笔记本,笔锋飞快的记下他说的每一个字,且在第五点上重重的画了圈,以做重点标识。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温谅要这样特意叮嘱。因为开始的时候定下的基调不就是要尽一切可能调动民众的爱国情绪吗?这一个月的销量已经说明这个策略非常的成功,那,又为什么要改变方针呢?
但这些疑惑并不能成为范博反对的理由,他甚至连反对的意思都没有露出来一丝一毫,记下温谅所说的七点意见,合上本子,正色道:“我今天就逐一落实,保证不出一点差错!”
温谅伸了个懒腰。舒舒服服的靠在沙发上,笑道:“不用这么严肃,你也知道,卖书不过是咱们顺道生意……”
范博也是一笑,凑趣道:“这话温少一定不能在外面说,要是被人知道他们羡慕的直流口水的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