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几个不只这一人担心,别人也是如此,背包装多了就背不动,安排好的距离大概需要走半个月,无论怎么装也不够。
李珣从张小宝和王鹃那里得到了秘籍,一点也不担心,笑着问众人“都带铲子了吗?”
“带了,可铲子也没有用啊,野菜不能吃了,嚼到嘴里和木头一样。”方才说话的那个人连忙点头,并且从背包中把那个张小宝和王鹃当初流传下来的铲子给拿了出来,现在他们每人都有一个。
“带了就好,其他的不用管,带盐了吗?”李珣又问了一样东西。
众人一同点头,毯子、盐、铲子、套碗、石灰、火镰、绳子、能伸缩的棍子,已经成为了他们必备的东西,哪怕是少放背包中点吃的,这几样也不能缺,否则容易出事儿,还有一双备用的鞋,底下带小疙瘩的那种。
“那就不用怕了,我这次比你们多带了一点东西,素油,装了一小筒,到时可以分你们些,不怪你们,以前你们不知道。”李珣只说带了东西就行,却不说是干什么用。
众人明明非常想知道,又不敢逼问,只能记下这个话,等到时看看,炒面加上水,李珣这些人吃的快,吃完就上路,根本不等别人。
其他的人见皇孙走了,也纷纷跟上,好在他们吃的东西可以拿在手中,不必蹲在一个地方吃。
******
漫山枫叶红,小径入幽丛。亭高转路见,楼矮寻途中。研墨留诗满,落笔待纸空。樵夫偶歇坐,细说秋意浓。
张小宝和王鹃把那身看着好看,穿着碍事的衣服换了,在几个人的保护下,登旁边的这座山。
不来不知道,等着转了几个弯,走在小路上看到前面那修建的亭子,还有观赏用的小楼的时候才知道来此地的文人一点不少,或许秋天正是那些大诗兴大发的时候,凡是遇到的亭子及楼,全让人写上了诗。
没有地方写了,就有专门的人把一张白纸挂在那里,让人继续往上描,有的人已经把笔沾好了墨,发现刚挂上去的纸被人占住,只能等待。
“小宝,你看,这诗写的好,今天是深秋,我来爬山头。家禽也在爬,一鸭一崖悠。这人歌唱的一定好听,咿呀咿呀呦。”
王鹃看着那一笔鸡扒字,小脸通红地与张小宝说道。
“恩,是不错,好诗。”张小宝跟着夸。
“原来这个小公子和小娘子也看出王某的诗不错了?真是心有感念啊。”
张小宝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个正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